關于組織開展省屬高校校園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的通知
- 2018-04-16 18:18:00
- 張玉
- 來源:
- 國家教育部
- 轉貼 1801
關于組織開展省屬高校校園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的通知
各省屬高等學校:
為促進我省高等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提升基本建設工作水平,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山東省“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的通知》(魯政發〔2017〕33號)、《山東省教育廳關于下達省屬公辦本科高校“十三五”發展規模的通知》(魯教計字〔2016〕6號)精神,我廳將組織開展省屬高校校園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背景和目的
1996年高校擴招以來,各高校抓住高等教育大發展的歷史機遇,大力推進新校區建設,積極改善辦學條件,校園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與此同時,校園規劃建設中的一些矛盾和問題也日益凸顯。如辦學理念和規劃建設理念存在脫節的情況,原有規劃的局限性日益顯現;各高校校園校區功能布局不盡合理、校舍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不能滿足高校發展的需要;部分校舍建筑年久失修老化,已經不能適應辦學需要;項目建設存在臨時決策、碎片化等現象,校園總體規劃執行的剛性約束力不夠。這些矛盾和問題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高校發展,迫切需要研究解決。
當前,我省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已經進入分類發展、內涵發展、轉型發展新的歷史階段。省屬高校基本建設工作也已跨越快速擴張階段,進入內涵品質提升期,需要全面提升建設管理水平。校園總體規劃是高校開展基本建設工作的總綱,也是高校申報基本建設項目的基本依據,在高校基本建設工作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和全局性作用。開展校園總體規劃修編工作,旨在解決當前校園規劃建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進一步健全完善校園總體規劃修編及執行機制,強化規劃意識,以校園總體規劃修編為抓手,引導高校融合先進辦學理念和科學規劃理念,有效提升基本建設內涵品質,科學指導今后校園基本建設工作,促進高校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各高校要深刻認識此次校園總體規劃修編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認真組織實施,扎實做好校園總體規劃修編工作。
二、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服務”要求,以提高質量為核心,引導高校建立科學規范的規劃修編機制,充分考慮學校事業發展近期安排與遠期發展戰略關系,進一步優化校園規劃布局,完善校舍功能結構,重塑校園空間,鐫刻校園文化記憶,著力構建“以人為本”的現代化校園設施與環境,打造新時期人文校園、綠色校園、生態校園、智慧校園,為高校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辦學條件保障。
(二)基本原則。
1.以人為本,提升理念。緊緊圍繞學校發展定位、事業發展規劃和人才培養、辦學需求,積極吸收借鑒國內外優秀校園規劃設計理念和經驗,樹立與先進辦學理念有機融合的科學規劃建設理念,突出人的視角和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堅持把師生教學科研和學習生活需求貫穿校園規劃修編工作始終。
2.尊重自然,傳承歷史。校園規劃修編要尊重學校所在的地區的自然條件和客觀情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切實做好學校歷史文化的發掘和傳承工作,結合學校今后的發展方向形成自身特色,并通過校園規劃和建筑設計體現出來。
3.總結經驗,查漏補缺。認真總結分析上一輪規劃期校園規劃的經驗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從實際出發,合理調配現有辦學資源,從完善交通組織、設備管網、環境景觀、建筑功能等方面入手,優化現有校園布局,查找校園規劃漏項,彌補功能性校舍缺失,消除安全隱患,完善辦學功能。注重與上一輪規劃的銜接,避免“大拆大建”。根據學校發展規劃,明確新老校區功能定位,統籌新老校區規劃修編,做到新老校區規劃“一盤棋”。
4.智慧生態,和諧發展。要在現有校園空間架構基礎上,預留未來發展空間,增加規劃的彈性。注重校園文脈連續性、單體建筑與景觀和諧關系、單體建筑與校園整體的和諧關系,校園整體與所在城市的和諧關系。將綠色建筑、節約型校園、智慧校園等先進理念融入校園規劃,充分利用現代智能,采用最新建筑節能標準和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構建綠色生態的智慧校園環境,建設節約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態校園。
5.整體統籌,分步實施。對照有關建設標準,統籌考慮學校辦學定位、事業發展規劃、學科和師資隊伍建設規劃以及籌資能力,科學處理遠期目標和近期落實的關系。遠期規劃要充分體現全局性、整體性、系統性、前瞻性,要有戰略藍圖。近期規劃要考慮實施可行性,統籌考慮建設需求與資金籌措能力,量力而行,穩步推進,科學把握建設節奏,制訂切實可行的分步實施方案,嚴格控制債務風險,提高投資效益。校園總體規劃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核后,規劃期內原則上不作調整。
6.依法依規,科學規范。堅持科學規范修編,認真貫徹執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和公示程序,嚴格執行現行法律法規及有關制度,科學民主決策,加強規劃論證,規范工作流程,提高規劃編制質量和水平。
三、規劃修編主要方面
(一)注重校園與城市關系。
優化校園空間邊界,加強與校園周邊互動,促進校內外功能有機融合。充分發揮大學校園在提升城市品質與完善城市功能方面的引領與輻射作用,提升大學所在區域的文化濃度和文化品質,激活位于城市中心老校區的辦學及文化功能。未列入置換計劃、確需保留的老校區要明確功能定位,優先用于辦學,保持必要的辦學功能,與新校區同步規劃、同步改造。主動對接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合理規劃大學科技園、大學生創新創業園以及產學研用合作平臺等社會服務與產教融合項目,充分發揮人才和科研優勢,積極服務我省經濟社會發展。
(二)充分合理利用校園土地。
合理控制校園土地開發強度,集約用地,充分發揮土地使用效益,注重功能空間的復合,條件允許,可向地下、空中爭取空間。統籌考慮學校長遠發展,科學合理預留未來發展用地,預留用地位置和大小要符合校園功能分區和建設用地總體布局。
(三)完善既有校園空間格局。
充分尊重當前校園主體空間形態和空間層次,優化校園空間格局,形成整體協調、層次分明、具有特色的環境空間。插建、擴建部分要充分考慮既有空間布局特點,與原有建筑及環境相協調。高度重視校園空間、場所在師生學習生活和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要在校園中營造開放的交互式空間和場所,以利師生交流研討、社團活動及靜思休憩。
(四)科學規劃校園建設項目。
結合學校事業發展規劃與辦學定位,對照有關建設標準,科學規劃建設項目,優化完善既有校園校舍結構。規劃建設項目以提升質量和服務發展為落腳點,以支撐“雙一流”建設、高水平大學建設、應用型本科建設、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卓越計劃、提升人才培養能力和創新創業教育為著力點,為學校發展提供必要的辦學條件。學科基礎好、辦學特色明顯、發展需求旺盛的綜合性大學和研究型高校,應在完善基本辦學條件的基礎上,重點建設以學科發展為導向的科研用房、重點實驗室、協同創新中心和交叉研究機構等用房,服務國家一流學科、省優勢學科、省重點學科和省部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發展。應用型本科高校、高職院校,重點建設產教融合項目、實訓基地等實驗實訓用房,服務省重點學科和省品牌專業建設發展。
(五)優化既有校園校舍功能布局。
在全面梳理當前功能分區的基礎上,科學做好校園校舍統籌規劃使用。校舍使用規劃應在兼顧功能性要求的基礎上充分共享,探索功能復合設置,實現資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學校內部院系校舍配置不搞“小而全”,普通教室、實驗室在全校范圍內統一規劃建設和調配使用,各項公共服務和生活福利設施盡量利用高校所在地的社會協作條件,避免重復建設和閑置浪費。對校舍和設施設備實施維護改造,完善提升老舊校舍功能,消除安全隱患。具有保留價值但原功能已不適用的老舊建筑,要通過功能置換,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功能品質。
(六)優化校園交通體系和管網系統。
進一步優化校園現有道路骨架和人車分流體系,加強步行體系與場所化空間結合,更加方便師生出行,消除校園交通安全隱患。合理確定停車位數和劃分停車區域,并盡可能挖掘潛力,充分利用其他可用場地。在校園交通組織優化設計時,充分考慮部分區域的特殊情況,滿足各類活動尤其是大型活動需求。優化升級校園地下管網,采取現代化技術手段,加強地下管網信息化建設,有效解決校園給排水、供電和通訊線路等問題。
(七)營造特色校園文化環境。
充分發掘和傳承學校辦學特色和人文歷史,發揮大學校園建筑、設施、景觀作為大學文化物質載體和表現符號的功能,加強規劃與大學文化深度融合,做到校園人文景觀和學校辦學定位、辦學特色相結合。充分利用校園每一個角落,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使校園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體現教育引導和熏陶,達到使用、審美和教育功能的和諧統一,用優美的校園景觀激發學生的愛校熱情,陶冶學生關愛自然、社會和他人的美好情操。做好重點區域和歷史建筑文物風貌的協調與保護。
(八)構建藍綠交織生態環境。
最大限度地修復、保護和利用原始自然稟賦,協調自然與人工景觀環境的關系。在校園綠地景觀營造過程中,注重植物多樣性,維持生態環境穩定。因地制宜,加強對地域環境、植物物種資源尊重、利用和保護,打造人與自然和諧、生態美麗的校園環境。
(九)打造智慧型和節約型校園。
轉變校園能耗管理理念、模式和方法,升級校園能源供應系統,探索清潔能源使用,加強給排水系統和照明系統節能化改造,建設各類能耗的智能化監控平臺,逐步實現能耗管理由粗放向精細化管理轉變。加強無線網絡、多媒體教學系統等現代化技術手段的使用和消防安防技防等系統的智能化運用,提升校園的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建設智慧型、節約型校園。
四、規劃修編技術路線
本次修編規劃期至2025年,展望至2030年。規劃修編的校園范圍包括學校現有的教學科研產業等所有用地(產權用地、已購買尚未辦理土地證的用地、租用地、意向征用地),規劃修編內容至少包含三個層次:(1)總體規劃部分,包括各校區功能定位、新老校區聯系、各校區事業發展規模等。(2)規劃設計部分,包括整體布局、空間組合、各類用房、交通組織、文化景觀、基礎設施、公共空間、環境輔助設施、地下空間利用、文物保護等。(3)現代技術應用部分,包括能源(水電氣等)供應系統、網絡智能系統(管理信息系統)、生態節能措施、綠色建筑措施等。具體修編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分析當前校園現狀,做好上一輪規劃實施評估。
對照辦學標準梳理不達標情況,對當前校園整體布局、交通組織、校舍功能結構、文化景觀配置、生均能耗指標等進行科學分析,準確掌握當前校內單體建筑歷史價值、建筑物壽命、建筑物使用需求、結構安全性、建筑物能耗等情況。認真做好上一輪規劃實施情況評估,為本次校園總體規劃修編奠定基礎。
(二)明確規劃修編工作思路,測算建設需求。
根據學校事業發展規劃和辦學定位,結合上一輪規劃實施評估,通過組織教職員工和學生積極參與、邀請專家策劃和加強論證等多種形式,研究確定規劃修編指導思想和原則,形成規劃修編工作思路及方案。對照《普通高等學校建筑規劃面積指標》《山東省建設用地指標》等規范、標準以及學校用地用房現狀,科學測算用地、辦學用房面積缺額。結合學科及師資隊伍建設等專項規劃,測算今后一段時期各類用房需要,特別是滿足教學科研、創新人才培養、學科發展、科技創新和急需的功能性校舍建設需要。
(三)確定規劃建設目標,制定經費籌措方案。
根據規劃修編指導思想、原則、工作思路及建設需求,確定規劃建設目標,并據此編制可行的規劃建設方案。規劃建設方案要明確今后一段時期建設項目內容、建設面積、投資額度,并依輕重緩急排序,科學把握建設節奏,確保投資效益。依據2013—2017年財務決算及2018年財務預算,實事求是評估自身財力,認真研究確定規劃建設項目所需投資的籌措方案,原則上不得新增舉債,防范財務風險。
(四)確定規劃建設項目,編制建設投資計劃。
各校根據修編的校園總體規劃,擬定2018—2025年基本建設規劃和分年度項目建設投資計劃,在報批修編校園建設總體規劃的同時一并報主管部門審核,報我廳備查。具體建設投資計劃包括項目建設內容、建設規模、規模測算依據、建設時間與周期、資金來源與投資計劃、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預期效益等方面。
五、工作程序及有關要求
(一)部署及準備階段。
各高校接到本通知后,要周密部署規劃修編工作,成立由學校主要領導任主任(組長)的校園規劃編制委員會(工作領導小組)及相應工作機構,并安排專門規劃修編工作經費,建立科學的規劃修編工作機制。開展評估、策劃、測算等前期準備工作,確定修編指導思想、原則和工作思路,形成規劃修編任務書。
(二)規劃初步方案編制階段。
各高校在前期工作基礎上,結合工作實際,依法依規委托有資質設計單位編制校園概念性總體規劃草案,充分聽取校內外合理意見和建議,報經學校黨委會通過后,按照“三重一大”事項工作程序報我廳審核。
(三)交換意見及確認階段。
我廳將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和專家或采取購買服務的形式,逐校聽取學校專題匯報并交換意見,學校根據審核意見進一步修訂完善規劃。完善后的校園總體規劃經學校黨委會通過并報我廳審定實施。
各高校要切實加強對校園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的組織領導,積極穩妥實施。規劃修編期間須廣泛征求各方意見,最大限度凝聚共識,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確保規劃修編工作有序開展,并在2018年12月底前將編制完成的校園總體規劃按附件1要求報我廳發展規劃處。附件2-7材料于5月底前報我廳發展規劃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