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實施意見
- 2019-04-22 10:06:00
- 畢寧
- 來源:http://www.qingdao.gov.cn/n172/n68422/n1527/n31280940/170626150208658814.html
- 發證機關:青島市教育局
- 發文編號:青政辦發〔2017〕17號
- 學段:
- 政策發布日期:2017-03-30
- 無具體說明的有效期
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實施意見
各區、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市直各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6〕27號)和《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實施意見》(魯政辦發〔2016〕53號),進一步強化我市學校體育工作,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經市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先,使學校體育成為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強健學生體魄和完善學生人格的重要途徑,發揮體育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素質教育中的綜合作用,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體育文化,切實提升學校體育整體發展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標。
1.總體目標。到2020年,建立完備的學校體育課程、教學、訓練、競賽和文化體系,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形成與教育綜合改革相協調、在全國具有領先地位的學校體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2.具體目標。
(1)全面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建立循序漸進、科學銜接的體育課程體系,建設100門市級精品課程;全部實現小學興趣化、初中多樣化、高中專項化教學;學生參與體質健康測試數據上報率達到100%、合格率達到95%、優良率達到40%;體育精神滲透到各學科,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2)全面提升學生體育素養。基本養成體育鍛煉習慣,運動技能水平明顯提升,體質健康狀況得到顯著改善,規則意識、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質顯著增強。所有中小學生至少參加1個體育社團,創建500個市級示范體育社團、1000所各類體育單項特色學校;所有學生參與以普及為重點的班級體育聯賽,人人掌握兩項體育技能、班班組織體育活動、校校舉辦體育文化節;建立包括學生體育與健康知識、運動經歷、運動技能和運動效果在內的學生體育素養評價指標體系,學生體育素養達標率達到85%以上。
(3)全面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建立滿足多樣化體育課程需求的多元化師資隊伍。特色學校和傳統項目學校配備1至2名相關專業的體育教師;支持創建50個體育創新實驗室,跟蹤培養100名市級名師、300名市級骨干教師;深入開展市、區、校三級體育教科研活動,體育教師教學和教科研水平明顯提升。
(4)全面改善體育辦學條件。2017年,按照現代化學校建設標準,實現學校操場基本塑膠化;到2020年,建設50個區域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中心;全部按照標準配齊體育器材和教學裝備。
二、主要任務
(一)加強體育課程建設。
1.嚴格落實體育課程。認真執行國家課程標準和省定課程方案,開齊、開足、開好體育課,將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列入學校教學計劃,不得削減或者擠占體育課時。小學1至2年級每周4課時,小學3至6年級和初中每周3課時,高中每周2課時。逐步增加體育課時,到2020年實現“1天1節體育課”。
2.科學安排課程內容。在學生掌握基本運動技能的基礎上,鼓勵學校因地制宜、發揮優勢,開展運動項目教學。大力推動足球、籃球、排球等集體項目,積極推進田徑、游泳等基礎項目及帆船、冰雪運動等特色項目,廣泛開展乒乓球、羽毛球、武術、射箭等傳統優勢項目,鼓勵開設橄欖球、手球、擊劍等新興項目,挖掘整理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充實和豐富體育課程內容。足球(籃球)課程每學期不少于12課時,其中足球(籃球)特色學校每學期不少于20課時;小學3至4年級普及游泳課,總課時不少于16課時。
3.創新發展體育課程。鼓勵學校根據區域特色和校情進行國家課程的校本化研究。加強市級體育與健康精品課程和校本特色課程建設,開展精品課程和校本特色課程評選。推行優秀傳統體育文化“進教材、進課堂、進活動”計劃,讓學校體育成為弘揚中華傳統體育文化的主陣地。學校要根據學生體質差異、身體發育規律,構建學生自主選擇的體育活動課程“超市”,讓每個學生都能擁有自己喜歡的體育課程或體育活動項目。
(二)提高體育教學水平。
1.規范體育與健康課程。落實青島市體育與健康學科教學改革有關政策,制定義務教育段和高中段相關實施方案及青島市中小學運動項目系統化教學指南。落實《山東省中小學教學基本規范》,制定相關教學計劃、教學案,規范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行為。
2.改革傳統體育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推廣科學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突出體育課的興趣度、參與度、運動負荷度和技能熟練度。實施按男女生分班授課、根據學生興趣選班上課、長短課時相結合等教學改革。體育教育要加強學生健康知識教育和運動技能學習,注重學生鍛煉習慣、意志品質、健康心理的培養。定期舉辦課堂教學模式展示和推廣活動。
3.創新體育教學評價標準。健全體育與健康課程評價標準體系。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運用大數據分析促進體育教學,指導學生科學運動。建設青島市學校體育管理平臺,加強學生體育運動過程性評價管理,形成各學段銜接的學生體育與健康信息檔案。
4.改革體育考試評價辦法。構建課內外相結合、各學段相銜接的學校體育考核評價體系,完善和規范體育運動項目考核、學業水平考試,發揮體育考試的導向作用。體育課程考核要突出過程管理,從學生出勤、課堂表現和健康知識、運動技能、體質健康水平及課外鍛煉、活動參與情況等方面進行全面評價。出臺新一輪體育中考改革方案。深化體育特長生招生制度改革。
5.優化特殊學生體育教育模式。關注學生體育能力和體質水平差異,做到區別對待、因材施教。研究推廣適合不同類型特殊學生的體育教學資源,提高特殊教育學校和對特殊學生的體育教學質量。
6.注重體育教學研究。成立青島市中小學體育教學專家指導委員會,對體育教學工作進行研究、咨詢、指導和服務。鼓勵中小學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體育創新實驗室,開展體育與科技教育相結合的教學研究,有效提高體育教學水平。
(三)強化體育課外鍛煉。
1.落實體育課、大課間和課外體育活動一體化的“陽光體育”活動。學校要將學生在校內開展的課外體育活動納入教學計劃和作息時間安排,與體育課教學內容相互銜接、互為補充。切實將學生每天開展1小時校園體育活動落到實處,當天沒有體育課的,學校應在下午課后組織學生進行1小時體育鍛煉。全面實行大課間體育活動制度,每天上午統一安排25至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 開展課間體育活動評比。寄宿制學校應引導學生堅持出早操,運動場地受限的學校可錯時開展體育活動,職業學校學生頂崗實習期間,要合理安排體育鍛煉時間。
2.創新課外鍛煉形式和內容。學校要創造性開展“天天奧運會”、趣味田徑賽等課外體育活動,形成辦學特色。定期開展越野賽、遠足拉練、戶外素質拓展等群體性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全民健身登山節、健步行等具有青島特色的全民健身運動。幼兒園要遵循幼兒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開展親子運動會、幼兒早操、體育游戲等娛樂性強、參與度高、寓教于樂的體育活動。
3.推動社區體育發展。積極推動公共體育場館和青少年活動中心、少年宮、戶外營地等的體育設施建設,將公共體育設施優先安排在學校或其周邊,向學生免費或優惠開放。充分發揮社區體育輔導員作用,對學生課外體育鍛煉進行指導。學生節假日要自覺堅持鍛煉,家長要支持學生參加社會體育活動。
(四)注重教體結合發展。
1.提高體校辦學質量和訓練條件。支持普通中小學與市、區(市)體校聯合辦學,實現優質教育資源與體育資源共享,加強體校學生的文化教學。強化體校硬件建設,改善辦學條件,訓練場地能夠保障所設項目的開展。每校開展的項目不少于6個,參訓人數不少于200人,積極創建省級、國家級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為有體育特長和發展潛質的學生提供高水平的訓練服務,為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奠定基礎。
2.支持學校建設高水平運動隊。制定中小學特色體育培訓點管理辦法。建立分層分類指導機制,對具有運動天賦的學生進行小學、初中、高中一體化的專業教育和指導,做好運動員專項訓練銜接。學校通過組建運動隊、代表隊、俱樂部、體育社團和興趣小組等形式,積極開展課余體育訓練,讓優秀運動員升入高一級學校或專業運動隊。體育部門對輸送優秀運動員成績工作突出的學校予以資金扶持。
3.創建體育特色學校。開展奧運項目進校園活動。加強“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設。創建300所青島市足球特色學校、300所籃(排)球特色學校、100所帆船特色學校、100所羽毛球特色學校、50所乒乓球特色學校、50所田徑特色學校、100所武術等民族民間體育特色學校;創建100所省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100所國家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五)統籌校園體育競賽。
1.優化競賽體系。整合全市學校體育聯賽和各單項體育錦標賽,完善學段間相互銜接的班級、校級、區(市)級、市級四級學生體育聯賽制度,確保體育競賽面向全體學生。
2.定期舉辦競賽活動。學校每年要舉辦以體育特色項目為主題的體育文化節,舉辦2次運動會,其中1次應為含田徑項目的綜合性運動會;各區(市)每年要舉辦具有本區域傳統特色的陽光體育節和學校體育聯賽,舉辦1次中小學運動會;青島市每年舉辦1次中學生田徑運動會,每3年舉辦1屆青少年運動會。鼓勵開展家庭運動會。
(六)加強體育師資建設。
1.加大補充力度。根據平均課時量配齊配足體育教師。實行體育教師招聘面試前置,注重技能考查。通過有體育特長的教師跨學科任教和購買服務等方式,解決體育師資不足的問題。
2.落實相關待遇政策。在職務評聘、評優表揚和福利待遇等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同等待遇。將組織早操、課外體育活動、課余體育訓練、體育競賽、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和輔導體育社團活動等納入工作量,在評定職稱時按規定計入輔導員工作年限。所訓練學生取得的成績和輸送體育后備人才情況納入教學成果獎。為體育教師配備必要的戶外教學服裝及防護用品。
3.加強在職培訓。按照有主題、有針對性、有實效原則,強化體育教師師德建設和教學技能培訓。每年分層次、分類別組織1500名體育教師參加教學技能“人人達標”活動。依托有關高校和體育俱樂部(中心、基地)成立中小學體育教師培訓基地和國際交流中心,組織體育教師參加國內外培訓。注重科學行動研究的專題培訓,提升體育教師行動研究能力。
4.加快名師隊伍建設。通過培育和引進德能雙優的骨干體育教師,實施百名體育教師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促進名師工作室創建和體育骨干教學團隊建設。
(七)發展農村學校體育。
1.補齊農村學校體育發展短板。各級政府、教育部門和學校要轉變觀念,加強農村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和體育器材配備,優先向農村學校安排體育教師,逐步增加農村學校體育經費投入,保證體育教學、活動和訓練的有效實施。
2.提高農村體育教師待遇。制定科學合理的農村體育教師隊伍建設規劃,在職務評聘、評優表揚和福利待遇等方面,按規定向農村體育教師傾斜,穩定并優化農村體育教師隊伍。
3.加大農村體育教師培訓力度。各級財政要安排專項經費,對農村體育教師進行通識和技能培訓,促進普及性和特色體育項目的開展。建立鎮內專項體育教師流動授課制度,盤活農村體育師資資源。通過師范生到農村學校頂崗實習、城區教師和大學生志愿者到農村學校支教等,置換在崗體育教師參加脫產培訓。
4.促進城鄉學校體育均衡發展。采取市區(市)對接、城鄉聯動、定點幫扶的方式,實現精準引領、城鄉協同進步。建立城鄉一體化、學區一體化的體育教研、集體備課、城鄉交流課等制度,提升農村體育教師教學和科研水平,加快建設城鄉和學區內學校同步課堂,共享優質資源。
(八)整合各方資源支持學校體育。
1.完善第三方評價服務機制。深入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委托第三方組織開展中小學體育競賽、體質監測、專項體育技能等級考核等,結果及時向社會公布。完善學生、家長評價學校體育教學質量制度。積極支持學校體育評價服務機構發展。
2.鼓勵社會力量支持學校體育發展。引導社會技術、人才等資源服務學校體育教學、訓練和競賽等活動。鼓勵專業運動隊、職業體育俱樂部及社會體育服務機構定期組織教練員、運動員深入學校指導開展有關體育活動。加強與港澳臺及國外學校之間體育交流互動和青少年體育合作,積極引進優質體育教育資源,提高我市學校體育國際交流合作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市教育部門牽頭,市發展改革、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體育、衛生計生、外辦、婦聯、共青團等有關部門、單位和各區(市)政府參與的強化學校體育工作協作機制。教育部門要將學校體育納入教育發展規劃,加強指導和監督管理;發展改革部門要將學校體育納入社會發展規劃;財政部門要完善對學校體育的投入政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配合做好體育教師的補充、培訓和待遇落實工作;體育部門要把學校體育作為全民健身計劃的重點,加強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加大對學校體育工作的支持和考核;衛生計生部門要做好學生體檢工作;婦聯要加大對家庭體育教育的宣傳和支持;共青團等組織要配合教育部門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陽光體育”運動。各區(市)要按照本意見要求,切實做好本區(市)學校體育工作。
(二)加大經費投入。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大學校體育經費投入力度,對學校體育工作給予傾斜,將學校體育設施建設、維修、管理資金列入本級政府財政預算。體育部門每年要從體育彩票公益金中劃撥專項資金支持學校體育競賽、傳統項目學校建設、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和體育教師專項技能培訓。教育部門要將學校體育工作經費納入年度經費預算,“陽光體育”運動等體育工作所需經費從公用經費中統籌安排,并隨公用經費標準的提高而逐步增加。教育、體育部門和體育特色、傳統項目學校,要安排課余體育訓練專項經費。
(三)強化考核激勵。學校體育工作列入政府、教育部門和學校負責人教育督導考核指標。制定青島市學校體育工作評價辦法,構建課內外相結合、各學段相銜接的學校體育考核評價體系。對評價成績優秀的區(市)和學校,掛牌“青島市學校體育工作示范單位”“青島市學校體育工作示范學校”。完善中小學體育課程實施情況、學生體質健康和視力數據監測制度,每年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各區(市)中小學生體質健康和視力數據開展抽檢工作,抽檢數據按區(市)、學校進行排名,相關內容向社會發布。不重視體育、造成學生體質健康和視力水平下降的學校,對有關主管負責人進行約談,學校不得評為教育工作先進單位,負責人年度考核不得評為優秀;對不落實國家學校體育政策法規、未開齊開足體育課程的責任人進行問責。
(四)做好風險防控。實施校方責任險和附加校方無過失責任險,大力推進學生平安保險,探索建立學生體育運動保險基金和學生體育安全事故第三方調節處理機制,保障學校體育工作健康有序開展。學校要制定體育運動風險防控應急預案。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培養學生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提高學生的傷害應急處置和救護能力。加強校長、教師及有關管理人員培訓,提高學校體育從業人員運動風險管理意識和能力。學校應當根據體育器材設施及場地的安全風險進行分類管理,定期開展檢查,有安全風險的應當設立明顯警示標志和安全提示。
(五)完善相關制度。以國家相關政策法規為依據,從體育活動、衛生營養、保障監督、法律責任等方面,明確政府、學校、家庭和社會的相關責任。建立以學校為主體,以政府支持為保障,鼓勵社會參與的多元共治模式,著力解決制約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的突出問題,切實改善學生體質健康狀況。
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