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VA视频一区二区,国产AV旡码专区亚洲AV,国产真实夫妇交换视频,日本不卡不码高清免费

青島市教育局等10部門關于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的意見

2019-06-10 17:44:00
逯亞亞
來源:http://edu.qingdao.gov.cn/n32561912/n32561915/190610153122873081.html
發證機關:青島市教育局
發文編號:青教通字[2019]47號
學段:職業教育

政策發布日期:2019-05-29
無具體說明的有效期

青島市教育局等10部門關于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的意見

來源:青島市教育局  文號:青教通字[2019]47號  發布日期:2019-06-10

各區、市人民政府,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會,市直有關單位,各高等學校: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建設全省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示范區,提高我市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人才培養質量,根據《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號)、《山東省教育廳等11部門關于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的十條意見》(魯教職發〔2018〕1號),經市政府同意,提出以下意見。

一、統籌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一)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擴大高等職業教育規模,提高辦學質量和水平,重點圍繞服務經略海洋、新舊動能轉換等需求,新增4-7所高職院校,到2025年,全市高職院校數量達到12所以上,高職院校學位年均增加1萬個左右,在校生規模達到15萬人以上。爭取1-2所高職院校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建設計劃。推動青島市技師學院按照高等學校設置規定申辦軌道交通職業學院。推動有條件的高職院校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探索籌建1所應用技術大學。(市教育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改革。推動中等職業教育分類發展,城區中等職業學校堅持特色辦學,實現中高職一體化發展;縣域中等職業學校堅持綜合辦學,將區(市)職教中心打造成中職、高職、本科、綜合高中和社會培訓五位一體的融合發展平臺,重點推進即墨綜合職教園、平度現代農業職教示范園建設。通過整合、置換、重建、改擴建等方式,解決部分職業學校占地面積狹小、發展空間不足的問題。到2025年,全市所有公辦中等職業學校達到或超過山東省規范化中等職業學校建設標準。實施職業教育“領航計劃”,建設10所左右全國一流的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范學校。擴大和提高“3+4”對口貫通分段培養、“三二連讀”辦學規模和質量。(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即墨區政府、平度市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推進普職融通和綜合高中建設。建立高中階段教育學習成果認定、積累和轉換的學分體系。到2025年,全市職業學校全面實現普職融通,鼓勵有條件的區(市)開展綜合高中試點。(市教育局,有關區、市政府,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推動品牌專業(群)建設。實施職業院校專業建設“揚帆計劃”,支持現代海洋、人工智能等5-6個專業(群)建設中國特色高水平骨干專業群。建立健全專業動態設置與調控、評估排名與公示、“負面清單”及退出機制。到2025年,全市所有職業院校均建成1-2個省、市品牌(骨干)專業(群),在中職學校、高職院校各建設20個左右省品牌專業(群)。(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統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五)推進產教融合向縱深發展。制定產教融合行動計劃,建立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實施辦法,對產教融合試點企業興辦職業教育符合條件的投資,可按投資額一定比例抵免當年應繳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落實產教融合型企業“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式激勵政策。鼓勵職業院校聯合行業企業申請國家專利和國家教學成果獎。鼓勵企業和職業院校共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國家創新實驗室和科研成果孵化基地。到2025年,培育30個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3-5個全國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爭取1-2所高職院校、10所左右中職學校及部分職教集團、企業參與國家職業教育“十百千”產教融合試點。(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國資委、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稅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推廣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經驗。編制學徒專業目錄,建立學徒專業教學標準。到2025年,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成為全市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主要模式。全市高職院校至少要與150家以上企業、中職學校至少要與80家以上企業建成綜合性實踐基地。(市教育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開展混合所有制試點。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舉辦或參與公辦職業院校辦學。扶持一批專業特色明顯、辦學規范的民辦職業院校發展,建立健全民辦職業教育負面清單和退出機制。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充分吸納社會資本,開展多種形式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產權確權辦法。探索給予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享受與公辦院校一視同仁的相關配套政策。到2025年,全市建成1-2所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建成3-5個校內混合所有制二級學院(專業)。(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國資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統籌教育教學管理

(八)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育人機制。堅持立德樹人,在各級職業院校中開好思想政治課。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在全市職業院校中開展創建“陽光校園”活動。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組織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活動、“職教義工”志愿服務活動和勞模工匠進校園等活動。每年在職業院校中評選100名“技高品端”優秀學生。注重把提高職業技能和培養職業精神高度融合,打造青島職教“惟精惟一”的工匠文化。(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全面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制定深化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意見。落實國家課程標準和專業教學標準,加強公共基礎課程開設和課時管理,建立職業技能大賽成果轉化工作機制和激勵機制。推行技能教學“普測+抽測”制度。推廣“互聯網+職業教育”模式,加大數字化教學平臺、虛擬仿真實訓教學環境建設。每年評選10個職業教育優秀教學工作成果獎。(市教育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落實國家“1+X”證書制度。建立職業技能等級標準項目研發專家團隊,主動承擔國家“1+X”證書制度課題研究。制定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核評價管理細則。到2025年,全市職業院校學生考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比例達到95%以上。(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統籌推進職業教育對外開放

(十一)推動德國“雙元制”教學成果本土化實踐。加強與德國漢斯·賽德爾基金會、德國工商大會等組織和行業協會的交流,實施“雙元制”教育本土化實踐。支持職業教育領域高水平中德合作辦學,打造“中德智能制造技能人才雙元培養”新模式。到2025年,全市有5-8所職業院校按照“雙元制”模式開展本土化實踐。(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外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開展與“一帶一路”和“上合組織”國家的職業教育交流與合作。鼓勵職業院校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建教師培訓基地和學生實習基地,開展援外培訓,建設分校和培訓機構。探索為在青“一帶一路”相關企業員工量身定制開展技能培訓。發揮“上合組織經貿示范區”作用,建設“上合組織”職業教育聯盟。(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外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擴大國際合作辦學。定期舉辦職業教育主賓國論壇。支持職業院校學習和引進澳大利亞、瑞士等先進的人才培養標準。鼓勵職業院校學生考取國際職業資格證書。(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外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統籌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十四)打造一批名師團隊。制定青島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職業能力建設標準。到2025年,選拔培養100名青年技能名師,認定一批專業(學科)骨干帶頭人。爭創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30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給予每個工作室相應的資金支持。在大型企業中建設師資培訓基地,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培訓基地建設。每年支持30名教師開展海外高端培訓。(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五)引進一批領軍人才。對全職引進或自主培養的全國技術能手、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世界技能大賽獲獎者,給予60萬元--200萬元一次性補貼。按照公辦職業院校專業教師總額一定比例,設立產業教授崗位,由市和區(市)財政部門參照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平均薪酬確定經費撥付標準,或者按照項目工資制、年薪制、“一事一議”方式撥付薪酬。(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統籌職業教育服務國家戰略

(十六)提升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聚焦經略海洋戰略,實施職業教育“深藍計劃”,打造海洋職業教育品牌。聚焦鄉村振興戰略,圍繞“突破平度萊西攻勢”,高標準建設青島北部先進制造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統籌推進平度市技師學院擴容升級。聚焦精準扶貧戰略,幫助貧困地區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聚焦軍民融合戰略,鼓勵職業院校設立退役軍人教育培訓集團,每年幫助500名退役士兵接受職業教育和培訓。(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平度市政府、萊西市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七)廣泛開展社會培訓。制定職業院校社會培訓收益管理辦法,允許職業院校將培訓收益用于獎勵性績效工資發放、辦學條件改善等。鼓勵職業院校面向全體社會成員特別是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進城務工人員等群體開展培訓。到2025年,公辦職業院校每年在校生人數與社會培訓人次比達到1:1。(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統籌保障體系建設

(十八)加強黨對職業教育的領導。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的職業教育領導體制。完善職業教育聯席會議運行機制,每年兩次召開聯席會議。支持中華職教社青島分社廣泛聯系和團結有志于職業教育的各界人士,積極建言獻策。(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中華職教社青島分社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九)營造良好的職業教育發展氛圍。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職業教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教育行政部門要做好職業教育工作的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宏觀管理。財政部門要落實《青島市職業教育條例》關于經費的保障制度,建立中職學校生均公用經費穩定長效增長機制,落實公辦高職院校生均撥款達到1.2萬元以上的要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對全市技術技能人才需求情況進行調查、統計、預測并發布相關信息。發展改革、財政、工業信息化、農業農村、自然資源和規劃、稅務等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分別做好職業教育有關工作。(市教育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稅務局,有關區、市政府,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強化監督評價。定期對《青島市職業教育條例》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建立健全政府部門、行業組織定期督導評估職業教育制度,落實督導報告、公報、約談、限期整改、獎懲等制度。組建青島市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咨詢委員會,對職業教育重大改革提出意見和建議。(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青島市教育局  青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青島市財政局

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青島市農業農村局  青島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

青島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國家稅務總局青島市稅務局

2019年5月29日

搜索政策文章
政策類目
發表評論
移動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