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VA视频一区二区,国产AV旡码专区亚洲AV,国产真实夫妇交换视频,日本不卡不码高清免费

山東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2019-10-18 10:38:00
閻俊杰
來源:http://edu.shandong.gov.cn/art/2017/6/6/art_11990_989313.html
發證機關:山東省教育廳
發文編號:魯教職發〔2017〕1號
學段:職業教育

政策發布日期:2017-06-02
無具體說明的有效期

山東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教育部關于印發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2014年修訂)的通知》(教職成〔2014〕14號)精神及《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山東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魯政發〔2016〕7號)要求,結合我省中等職業教育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義

綜合素質評價是基于中等職業學校(以下簡稱中職學校)學生成長發展事實,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客觀反映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情況的綜合系統評價。實施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旨在通過創新學生評價機制,引導學校樹立科學的人才觀、質量觀,既關注技術技能培養、又關注人文素養教育,為學生成長成才和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企事業單位選人用人和高等學校招生錄取提供真實可信的參考依據。

二、基本原則

(一)發展性原則。綜合素質評價以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為出發點,關注學生的發展現狀和發展需求,幫助學生合理規劃職業生涯,提高綜合素養。

(二)激勵性原則。綜合素質評價面向全體學生,建立激勵機制,增強學生自信心和自尊心,激發學生潛能優勢,引領學生認識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

(三)過程性原則。綜合素質評價貫穿于學生知識技能學習訓練、關鍵能力培養、創新潛能開發、身心健康發展、職業精神塑造的全過程,避免單一結論性、終結性評價。

(四)多元化原則。綜合素質評價要公正、客觀,運用多元評價指標、多元評價主體、多樣評價方式,全面反映學生成長發展狀況,以多元視角、相互認證的全方位評測,確保結果真實有效。

三、評價內容

(一)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遵循和踐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以及遵紀守法、誠實守信、責任義務、安全環保和其他文明行為習慣表現等。包括學生日常操行、參與黨團活動、公益活動等。

(二)學業水平。主要考察學生學習興趣和良好習慣的養成,對學科、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掌握情況,拓展性學習情況,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包括國家必修和選修課程的修習情況,學業水平考試情況,參加技能大賽、文明風采大賽等情況,常規課堂教學、實習實訓、素質拓展課的參與及表現情況,研究性學習與技術服務、研發成果等。

(三)藝體素養。主要考察學生的心理健康、身體健康、體育鍛煉習慣、身體機能、運動技能和衛生習慣等,考察學生的審美和藝術表現能力。包括體育與健康、藝術課程的完成情況,《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達標情況,學生藝術素養測評情況,體育運動和藝術活動興趣特長項目,參加體育和藝術活動的成果,心理素質、應對困難和挫折的表現等。

(四)職業素養。主要考察學生正確的職業觀和職業理想的樹立,職業精神和創新精神的塑造,職業行為習慣的養成等。包括學生自我職業認知及生涯規劃,職場體驗、實習實訓期間對企業規章制度和崗位規范的遵守情況,獨立承擔生產實訓任務的態度和能力,自主創新創業情況,參與企業技術革新,參與實體企業或虛擬公司運營情況,職業資格證書的獲取情況等。

(五)社會實踐。主要考察學生社會適應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團結協作能力、服務社會情況等。包括學生參加實踐活動特別是企業調研和實踐的次數、持續時間,參加社團活動及校內外志愿者活動情況,參與社區服務情況,以及形成的成果等。

四、評價方式和程序

(一)評價方式。

評價采用客觀記錄和評議評定兩種方式。學生發展的標志性成果如學習實習成績、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參加各類活動獲獎情況等均可采用客觀記錄方式。對道德修養、職業精神等難以用標志性成果體現的內容,可在學生自我評價的基礎上,由班主任在組織全體同學評議、征求任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意見基礎上作出評價意見。評價過程中,應根據評價內容不同,選取不同的評價主體,或主要采納與評價內容密切相關評價主體的意見。如體育與健康,應由體育教師根據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體育課表現情況、參加體育活動和日常健康表現情況作出主導性評定意見,兼聽其他評價主體意見。學校可按照本方案精神,自主制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確定學校具體評價指標。

(二)評價程序。

1.學生自評。以日常寫實性記錄和學期末自我評定為主。從中職學校一年級新生入學起,每一名學生都建立個人成長記錄。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客觀記錄能夠體現綜合素質發展水平的具體活動,收集相關典型事實材料,并及時整理完善。活動記錄、事實材料要真實,有據可查。

2.學校評價。學校評價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領導監督下進行。以班級為單位,以班主任為組長,成立學生評價工作小組,在學期末根據學生成長記錄和自評情況開展學校評價,逐一認定學生評價記錄,作出評定意見并征得學生認可。

3.整理遴選。每學期末,學校以班級為單位,指導學生對計入綜合素質評價報告的標志性成果和佐證材料予以核實和篩選,共同確定擬錄入的標志性成果及相關材料。

4.審核公示。每學期末,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對即將錄入平臺的客觀數據、標志性成果和佐證材料進行審核,并在教室內、校園網等顯著位置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天。學生對公示材料有異議,可向領導小組提出復核,領導小組在10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

5.錄入平臺。每學期末將客觀數據和佐證材料錄入平臺。所有錄入平臺材料均須學生、領導小組成員簽字確認。簽字確認的原始材料要保存至學生畢業后3年。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信息一旦錄入平臺,任何人不得修改。

6.形成檔案。學生畢業學期,形成《山東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見附件),包括學生在校期間的客觀記錄、取得的標志性成果、自我鑒定、綜合評語等內容。

7.查詢查閱。在省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平臺中設定查詢功能,學生、中職學校、教育行政部門及相關企事業單位、高等學校可按照設定權限進行查詢。

五、評價結果運用

(一)評價結果作為引領學生全面、主動發展的重要參照。根據不同維度評價結果,促進學生自我調整和自我管理,確定個人成長目標,發展潛能和特長。

(二)評價結果作為學生評先樹優的重要依據。不同維度在校表現情況客觀記錄和標志性成果,作為推薦學生參評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等榮譽的重要依據。

(三)評價結果作為學生畢業、企事業單位選人用人和高等學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

六、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教育廳負責指導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市、縣教育行政部門要成立領導小組,具體做好組織實施工作。要加強指導檢查,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作為中職學校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評價和省級規范化、示范性及優質特色中職學校檢查驗收的重要內容。

(二)建立信息平臺。建立山東省中職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平臺,為中職學校記錄評價信息、企業招人用人、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及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管理使用提供服務。

(三)實施常態管理。中職學校要成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充分發揮學校黨團、學生組織的作用,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確職責,密切協作。要明確本校綜合素質評價的具體要求,制定具體評價方案及實施細則,并向學生、家長和社會公布,納入新生入校教育內容。要結合日常教育教學活動,指導學生及時收集整理有關材料,嚴禁搞集中突擊。

(四)健全誠信機制。中職學校要建立健全學生個人誠信承諾制度、公示制度,暢通反映渠道,加強監督。建立申訴與復核制度,學生、家長、教師和其他有關社會人士等對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內容存有異議的,可向學校反映或申訴,學校要對所反映內容進行審核認定。學校要詳細記錄各項舉報、申訴,認真辦理,并及時將辦理情況反饋給舉報人或申訴人。

(五)建立抽查制度。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每年對中職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情況進行抽查。抽查結果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六)完善保障機制。要統籌校內外資源,為開展綜合素質評價提供保障。中職學校要配備必要設施設備和工作人員,確保評價工作順利開展。要通過多種形式,向學生、家長、企業、相關社會組織廣泛宣傳現代職業教育理念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政策,為綜合素質評價順利實施創造良好輿論環境。

(七)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中職學校、教師、學生在綜合素質評價過程中弄虛作假者,按照有關規定予以嚴肅處理。

本方案自2017年秋季入學的中職學生起開始實施。

搜索政策文章
政策類目
發表評論
移動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