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教育廳 關于建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制度的意見
- 2019-10-21 10:20:00
- 閻俊杰
- 來源:http://edu.shandong.gov.cn/art/2008/1/14/art_11990_987141.html
- 發證機關:山東省教育廳
- 發文編號:魯教基字〔2008〕3號
- 學段:
- 政策發布日期:2008-01-09
- 無具體說明的有效期
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建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制度的意見
魯教基字〔2008〕3號
各市教育局、萊鋼教育處:
進入世紀之交以來,我省基礎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基本完成,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順利實施,免費義務教育正在得到扎實推進,高中階段教育快速普及。由此,我省基礎教育進入了以內涵發展為主的新階段,其突出標志,就是在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的前提下,更加關注教育公平,更加關注教育質量,更加關注素質教育。適應這一趨勢,我省教育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樹立全面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改變單純以考試成績和升學率來評價教育的做法,逐步建立內部評價與外部評價相結合的多元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為此,按照教育部的有關文件精神,我廳決定建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制度。
建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制度,是我省教育質量評價和管理制度的重要創新,對于促進我省基礎教育事業的健康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開展基礎教育質量監測是建立人力資源強國和創新型國家的需要,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探索人才成長規律的需要,是加強教育管理、進行科學決策的需要。
一、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的目標、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我省建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制度的總體目標是:經過若干年的努力,在全省逐步建立起由省、市、縣三級組成的基礎教育質量監測體系,為我省教育科學決策和管理提供依據,引導我省基礎教育事業健康和諧發展。
我省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的指導思想是:依據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通過科學監測,提高教育決策和管理水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基礎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和諧發展。
我省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必須堅持以下五個原則:
(一)依法監測原則。質量監測工作必須以國家頒布的教育法律法規、教育方針、教育政策為依據,以求通過科學監測準確把握全省基礎教育的質量狀況,為各級教育行政決策提供信息、依據和建議。
(二)基于課程標準原則。實施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的重要目的是判斷中小學生在基礎教育質量方面達到的程度,這里的“程度”高低必須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來設定?;A教育質量監測必須基于國家課程標準的要求來進行。
(三)科學性原則?;A教育質量監測從監測內容的選擇、標準的制訂、工具的研發,到數據的收集、整理與分析,報告的撰寫與發布,整個過程都要保持高度的規范性和科學性。
(四)導向性原則?;A教育質量監測的結果不用于評價學校、教師、學生,只是通過監測數據和監測結果的發布,科學診斷我省基礎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幫助尋求解決方案,探索基礎教育發展的規律、人才成長的規律和教育管理的規律,引導學校、教師、家長和社會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促進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
(五)公益性原則?;A教育質量監測不向學校和學生收費,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為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工作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
二、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的對象和內容
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的對象為我省基礎教育階段所有在校學生,同時搜集與學生成長的有關方面,如父母、教師、學校甚至社區情況等信息。根據我省基礎教育質量的實際狀況,借鑒國內外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的經驗,現階段我省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的重點領域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一)學生的思想品德和公民素質。對學生在自尊、自強、遵紀守法、誠實守信、保護環境、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具有社會責任感等思想品德和公民素質教育方面進行監測。
(二)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水平。對學生的身體形態、機能、素質、體育鍛煉和個人健康等身體健康方面進行監測,同時也對學生的情緒、意志品質、個人行為習慣、與他人交流合作等心理健康方面進行監測。
(三)學生的學業水平和學習素養。對學生各學科的學業水平進行監測,同時也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方面進行監測。
(四)學生的藝術素養。對學生參加藝術活動的興趣、審美情趣、藝術欣賞與表現能力等方面進行監測。
(五)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等方面進行監測。
(六)影響學生發展的教育環境與社會環境。從學生的家庭環境,教師、學校、課程等學校教育環境,以及有關的社會、經濟環境等層面監測影響學生發展的相關因素。
按照量力而行、逐步推進的原則,我省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工作從中小學主要學科做起,逐步擴展到所有學科。2007年,在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的指導和幫助下,先在部分地區、部分學科進行試點,然后逐步推廣到全省各市、縣(市、區)和所有學科。
三、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結果的發布和運用
各級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結果由同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公布,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有關業務部門要充分運用好監測結果,指導和改進我省基礎教育工作。
(一)促進教育決策和管理科學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充分利用教育質量監測結果提供的豐富、科學、準確的信息、數據,促進教育決策和教育管理的科學化,切實促進我省基礎教育決策和管理從經驗走向科學,從終結性走向過程性,從模糊性走向精細化。
(二)促進國家課程方案的全面落實。基礎教育質量監測是基于國家課程標準而進行的一種標準參照評價,這一評價體系的建立對于全面貫徹國家課程方案具有重要意義。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反映出的國家課程方案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加強對中小學辦學行為的監督和管理。
(三)促進教學質量的有效改進。各級教研部門要改變過去單一的僅僅基于課程標準的教研模式,依據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反映出的教師教學中存在問題,盡快建立基于教學質量達成的教研模式,把教研工作的重心轉移到幫助教師反思教學行為的有效性,指導教師改進教育教學工作上來。
(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質量監測結果的科學分析,能夠更加準確地揭示教師教學行為的有效、低效或無效究竟體現在教學的哪些方面。各級教師教育管理和培訓部門要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著力點從一般的理論培訓轉移到切實解決教師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現實問題上來。
四、加強對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工作的組織領導
建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制度,是我廳在我省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進入新階段后,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采取的一項具有基礎性、戰略性的重要措施,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組織和領導,確保我省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工作的順利實施。
(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充分認識建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制度,搞好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工作的重要意義,加強對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工作的領導,把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工作列入各級教育行政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切實解決基礎教育質量監測所需要的人力、財力、物力等。
(二)盡快建立健全全省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網絡體系。省政府教育督導室負責對全省教育質量監測工作的政策和業務指導。全省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工作依托省基礎教育評價中心來組織實施,辦公室設在省教學研究室。各市、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應在教研系統內部成立相應的部門,具體承擔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工作。
(三)成立全省基礎教育質量監測指導委員會。整合相關專業力量,形成一支由課程、學科和教育評價、學業測量等方面的專家組成的專兼結合的專門化隊伍,為教育質量監測工作提供學術咨詢和支持。
(四)加強對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工作的規劃和組織實施工作?;A教育質量監測是一項具有很強的周期性、科學性、導向性的工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按照一定的周期,對每個年度的監測工作做出科學規劃和周密部署,根據監測結果每年向社會發布一次監測公報。
二○○八年一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