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教育局關于印發《青島市教育局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 2020-08-26 16:59:00
- 閻俊杰
- 來源:http://edu.qingdao.gov.cn/n32561912/n32561915/200826095255701176.html
- 發證機關:青島市教育局
- 發文編號:青教通字[2020]70號
- 學段:
- 政策發布日期:2020-08-25
- 無具體說明的有效期
青島市教育局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意見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推進實施《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發〔2018〕4號)、《教育部等七部門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的通知》(教師〔2019〕10號)和《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印發<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的通知》(魯教改字〔2019〕1號)精神和《山東省教育廳印發<2020年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十大行動計劃>》(魯教師函〔2020〕1號),結合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要求與我市實際,現就加強全市新時代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師德師風建設全過程。充分發揮學校主體作用,堅持制度約束與自我約束相結合,以“四有”好老師為示范標桿,全心全意做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打造長江以北地區國家縱深開放新的重要戰略支點提供人才支撐與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則
--確保正確方向。突出政治標準,嚴把政治方向,確保教師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的主體作用得到全面發揮。
--遵循教育規律。注重高位引領與底線要求相結合、嚴管與厚愛并重,喚醒和激發教師內生動力。
--堅持問題導向。針對社會反映的突出問題,強化各區市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責任,壓實學校主體責任,引導家庭、社會協同配合,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制度化、常態化,著力解決教師隊伍在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加強實踐創新。適應新時代變化,努力探索師德師風建設新途徑、新方法、新模式,通過開展形式新穎、富有實效的系列教育實踐活動,推動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不斷深化。
三、適用范圍
本實施意見適用于全市幼兒園、普通中小學(含民辦學校)、中等職業學校、特殊教育機構,以及教研、電化教育等機構的在職教師。
四、具體措施
(一)堅定理想信念
1.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教師黨支部和黨員教師作用。全面加強黨對教師隊伍建設的領導,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嚴格落實“三會一課”、通過組織主題黨日、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等組織生活制度,使教師黨支部成為涵養師德師風的重要陣地。推進“合格支部、過硬支部、示范支部”三級聯創,健全“雙培養”機制,充分發揮教師黨支部在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配強教師黨支部書記,系統組織開展好教師黨支部書記、教師黨員的教育培訓工作。實現中小學黨建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共融共進,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蓄勢增能。
2.堅持思想鑄魂,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一是建立健全教師理論學習制度,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來筑牢精神家園,用自己堅定的信仰信念作為指引和支撐學生成長發展的“精神向標”。二是引導教師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增強價值判斷、選擇、塑造能力,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是創新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形勢政策、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專項教育,推動教師充分了解黨情、國情、社情、民情,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健全長效機制
3.嚴格教師招聘引進機制。在教師資格申請認定、教師招聘和引進過程中,嚴把思想政治、師德師風、心理健康關,建立科學完備的標準和程序。嚴格規范教師聘用,將思想政治和師德要求納入教師聘用合同,落實新入職教師必須簽訂師德承諾書的要求。將思想政治和師德表現作為試用期考察的重點,對不合格人員取消聘用。
4.健全師德教育培訓機制。把師德教育作為各級各類教師培訓的首要任務和必修模塊,落實師德教育第一課制度,建立健全學校師德師風集中培訓制度,每學年集中校本培訓不少于4次,新教師上崗培訓師德教育不少于20學時,在職教師每年不少于8學時的師德教育培訓。創新師德教育模式,研發有地方特色、符合時代精神的師德教育精品課程。
5.建立師德涵養實踐機制。啟動青島市師德涵養基地和教師實踐基地遴選工作,建立區市兩級師德涵養基地和實踐教育基地,搭建師德涵養平臺,推動師德建設知行合一。各區市各學校要充分發揮文化涵養師德師風的功能,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師德涵養和實踐教育活動。組織開展師德建設五項行動(家訪行動、學生談心行動、志愿服務行動、讀好書行動和師德案例分享行動),著力提高教師對師德規范的踐行能力,讓高尚的師德融于心、踐于行。
6.完善教師宣誓制度。把開展教師宣誓活動作為對教師進行職業理想教育和師德建設的重要載體,通過新教師入職宣誓和新學期、教師節或重大活動時的全校教師集體宣誓活動,引導教師深刻理解教師職業的責任和義務,堅定職業信念和職業操守,增強教師職業認同感、榮譽感。
7.建立教師榮退制度。設立20年從教禮、退休禮等職業禮遇,持續開展優秀教師休養活動和老教師榮退活動。禮敬退休教師,關心關注教師的身心健康,弘揚尊師風尚。鼓勵惠師企業對退休教師給予一定獎勵,著力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氛圍,增強教師職業幸福感、獲得感。
8.建立師德典型引領機制。深入挖掘優秀教師典型,通過青島市“師德標兵”、“最美教師”、“教書育人楷?!痹u選活動以及英模事跡宣講,廣泛宣傳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讓身邊的好老師成為新時代教師隊伍的楷模,激勵更多教師爭做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持續開展優秀教師選樹與宣傳活動,利用各類媒體和宣傳陣地,廣泛宣傳我市教育工作和教師隊伍取得的成績。
(三)力行師德規范
9.進行師德失范整治。深入開展“清廉文化進校園”活動,引導教師依法執教、廉潔從教,堅持問題導向,緊緊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在全市中小學和幼兒園開展“樹師德、正師風”有償補課和收受禮品禮金等師德失范行為專項治理。糾正教學失范行為,堅持以學生為本,關心學生身心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保護學生安全。對出現教學失范行為,造成學生身心傷害的教師,依法依規予以嚴肅處理。建立教育引導與嚴肅懲處結合、榜樣引領與負面警示一體的機制,努力提升全市師德師風整體水平。
10.規范查處辦理流程。接到教師違規違紀行為舉報線索后快速受理,記入臺賬,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統一流程、規范辦理”的原則,對線索問題進行逐一落實。做到有訴必查、查處必嚴、有責必究。各區市各學校要將收到的師德投訴、調查及處理情況及時報送上級教育主管部門。
11.嚴格師德考核評價。堅持同行、學生、家長、學校、社會多元主體評價。完善師德考核評價的內容標準及方式,將師德表現作為對教師、學校和區市考核工作的重要指標。將師德考核納入教師資格定期注冊、年度考核、職稱評審、崗位聘用、推優評先、表彰獎勵等工作中并作為首要考評因素。規范教師職業行為,認真執行《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建立教師師德失范行為“黑名單”,引導教師堅守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對違反準則或有違法違紀行為的,依法依規嚴肅懲處。
(四)加強教育培訓
12.完善師德培訓體系,推進師德全員養成教育。堅守意識形態主陣地,將師德師風教育作為“開學第一課”,納入各級各類教師培訓課程,積極推動師德教育在內容、形式、方法、手段、機制等方面不斷改進和創新,增強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把國家、省、市的相關政策講透理清說明白,使廣大教師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提高政治站位,堅定職業信仰。要把“四個自信”專題教育列為各級各類培訓內容必修課。各區市各學校要結合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資源定期開展實踐活動,每學期開展不少于2次理想信念專題教育。
13.研發師德培訓課程,強化教師的法治和紀律教育。印制《教師職業道德學習手冊》口袋書,將教育部、省教育廳關于師德師風建設的文件政策匯編成冊,印發全市教師,全面提高全體教師的法治素養、規則意識,提升依法執教、規范執教的能力。加強愛國主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增強廣大教師使命感、成就感和歸屬感。引導教師不斷增強教育書人的愛心、耐心、細心、專心、誠心。
14.創新師德培訓模式,多渠道分層次開展師德專題教育。通過師德教育月、師德巡回報告、經驗交流等形式,用真人真事詮釋師德內涵,形成“校校有典型、榜樣在身邊,人人可學可做”的局面。突出師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造就一支政治堅定、師德高尚、師風優良的教師隊伍。
(五)強化師德實踐
15.重點突出課堂育德,在育人實踐中錘煉高尚道德情操。各區市各學校要引導廣大教師守好講臺主陣地,將立德樹人放在首要位置,融入滲透到教育教學全過程。把握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增強育人的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突出課堂育人育德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引導廣大教師在課堂育德過程中全面提升師德修養與思想政治素質。
16.推廣師德工作案例,各中小學校幼兒園要深入挖掘和提煉強化師德教育、踐行師德規范、弘揚師道尊嚴的典型案例,宣傳和展現新時代廣大教師以生為本、教書育人、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合力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師德師風建設優秀案例征集活動,推廣優秀師德案例。
17.健全志愿服務體系,營造良好的教育志愿服務制度環境。師德建設重在教育引導,教育引導重在實踐轉化,各區市各學校要將教師志愿服務納入師德建設的總體工作中來,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落實,探索搭建基于互聯網的“名師在線平臺”,為有需求的學生答疑解惑,正面沖擊在職教師有償補課現象。通過扶持“青青義教”、“支教島”等志愿服務團隊的發展,鼓勵支持廣大教師開展送教下鄉、義務輔導等多種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使教師在社會服務的實踐中傳遞真善美,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提高師德教育的實效性。
五、組織保障
18.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青島市教育局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見附件),各區市各學校也要成立相應的工作領導小組,實行“一把手”負責制。細化分工,壓實責任,制定切實可行的師德師風建設實施方案,積極推動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對教師違反師德行為監管不力或推諉隱瞞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后果的,要追究學校或教育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19.強化監督檢查。建立師德師風建設督查制度,實現師德師風建設情況督查全覆蓋。加強學校監督,各中小學校幼兒園要在校園顯著位置公示學校及教育主管部門舉報電話、郵箱等信息,依法依規接受監督舉報。各區市要將師德師風建設作為學校年度綜合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市教育局每年對各區市及學校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進行專項督導,督導情況作為學校及領導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堅決查處頂風違紀的行為,對典型案件及時點名道姓公開通報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