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達標創優學校創建評估實施方案
- 2022-06-10 16:09:00
- 劉洋
- 來源:http://edu.qingdao.gov.cn/zfxxgkml/gwfg/202206/t20220610_6112794.shtml
- 發證機關:青島市教育局
- 發文編號:
- 學段:小學,初中,高中
- 政策發布日期:2022-06-10
- 無具體說明的有效期
青島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達標創優學校創建評估實施方案
為認真貫徹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廳函〔2021〕10號)、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加快推進全省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建設的意見》(魯教思字〔2021〕1 號)和《山東省中小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網絡建設指南》(魯教思字〔2022〕1 號)精神,落實市教育局《關于夯實五項建設 加快推進全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青教通字〔2021〕115號)要求,完善中小學心理健康工作評價機制,促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內涵發展,保障中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從2022年起開展青島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達標校、優秀校、示范校創建評估工作,具體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人格健全發展、身心和諧可持續發展。全面普及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夯實制度、課程、陣地、隊伍和機制建設,提高全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規范性和實效性。在全市范圍內樹立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推廣和輻射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經驗,引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開展,全面提升全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二、評估標準和內容
青島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達標學校(以下簡稱“達標?!保└鶕肚鄭u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達標校評價體系》(附件1),逐項落實組織保障、隊伍建設、教育實施、預防干預和家校協作五方面工作內容,完成全部評價要求。
青島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優秀學校(以下簡稱“優秀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學校(以下簡稱“示范?!保└鶕肚鄭u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校、示范校評價體系》(附件2)的評價要點進行評分,“優秀?!睖y評得分80分及以上,“示范校”測評得分90分及以上。以下三種情形的學校不得被評為優秀校和示范校:(一)因學生心理問題導致發生極端事件的;(二)未嚴格落實預防干預工作有關要求的;(三)未配備至少1名專職心理教師的。
三、工作程序
(一)學校自評。各學校依據評價體系進行全面自評,做出分數評價,符合條件的填寫《青島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校、示范校評估申報表》(附件3),9月底前向所在區(市)教體局提交書面評估申請。市教育局直屬學校直接向市教育局提交書面評估申請。
(二)初評、推薦。10月底前,各區(市)教體局要組成驗收組,完成對轄區內所有中小學的初評:達到達標校標準的學校,可直接認定;對于不達標的學校,提出整改意見,學校通過整改接受復評,直至達標;達到優秀校、示范校標準的學校,推薦其進行平臺申報(登錄“青島市中小學陽光校園評審管理系統”填報佐證材料)。區(市)各中小學于11月中旬前完成網上提報工作,局屬各學校原則上于10月中旬前全部完成網上提報工作。
(三)復評、公布。市教育局對直屬學校進行全面驗收,確認達標情況;對申報優秀校、示范校的學校進行材料審核;對區市認定的達標校、申報的優秀校進行實地抽查;對申報示范校的學校全部進行實地查看。根據復評情況,對符合申報條件的學校進行公示表彰。
(四)評選周期及名額分配。
1.心理健康教育達標創優評選實行動態管理,每年組織一次申報,三年為一輪評選周期。2022年下半年開展首次評選。
2.全市所有中小學2022年底前全部完成達標要求。
3.優秀校、示范校評選名額由市教育局根據各區(市)學校數量、創建水平等方面的綜合情況進行分配,原則上三年內優秀校數量不超過本區(市)中小學校總數的30%、示范校數量不超過本區(市)中小學??倲档?0%(計劃三年內評選優秀校300所、示范校100所)。
4.已獲得全國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青島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的學校符合評分要求的,可直接參評優秀?;蚴痉缎?,不占區(市)名額。
四、工作要求
(一)健全機構,加強保障。各區(市)、各學校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創建評估目的和要求,健全完善工作機制,組建評估專家隊伍,認真做好評估工作。各學校要嚴格按照每生每年不低于10元的要求將心理健康教育經費納入預算,切實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各項工作開展。
(二)注重過程,加強指導。各區(市)要積極發動區域內中小學校廣泛參與達標校、優秀校和示范校創建,定期開展學校負責人及教師的專題培訓,加強評估工作的過程指導。各學校要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工作細則,明確創建目標和重點,切實通過創建評估工作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三)示范引領,加強宣傳。爭創優秀校、示范校的學校要根據中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及輔導活動,及時梳理、總結有效經驗,注重利用專題研討、公開展示等載體,積極宣傳新理念、新舉措和新思考,不斷擴大輻射范圍,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應。